您现在的位置: 北汽 > 北汽发展目标 > 正文 > 正文

华为HI深耕细作不造车比造车更嗨水滴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2 12:02:36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93.html
华为总是面对质疑:你们到底造不造车?与北汽联合开发的极狐阿尔法S冬测视频疯传,单车售价直接挑战四十万以上。华为车BU处于风口浪尖好像挡住不了。事实上,当华为HI(HuaweiInside)上海车展前夕推出五大智能化汽车新品后,明眼人对华为汽车战略看的更清楚了——不造车,其实比造车更嗨!华为车BU总裁王军作为智能核心部件供应商,华为今年带来了最新研发的鸿蒙智能座舱、MDC自动驾驶计算平台、4D成像毫米波雷达、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智能化热管理系统等新品。智能座舱的亮点,是一个70寸大画幅的“第一屏”AR-HUD,投射到挡风玻璃上,一瞬间让你的车变成了电影院。这个大屏尺寸要比主机厂常用的智能屏大几倍,在高光或逆光下清晰可辨,普通风挡玻璃即可应用,亮度足够高,全场景可用。同时,鸿蒙OS操作系统的特殊之处,在于支持一芯多屏、多并发、多部件协同,多场景的一致性体验是座舱智能化的关键。也就是说,这套华为车载系统可以与手机、智能家居系统,实现流畅切换、无缝流转,用户在手机的应用,进车后可以自动流转到车机大屏上,打游戏、看大片各种娱乐体验,都是小CASE。新研发的MDC自驾计算平台达到TOPS,是当下可量产的最大算力平台,可支持L4~L5场景,并已在极狐阿尔法S上率先搭载。4D成像毫米波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角分辨率高、感知精度强等特点,可以弥补激光雷达对天气可靠性不足的弱点,这样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形成了“一个铁三角”,可以最高效的提升智能汽车感知能力。针对电动车冬季续航减损过高的难题,华为智能化热管理系统即“热泵”可以将能效提升%。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主要用于帮助解决主机厂开发自动驾驶过程中的各类难点。总体看,这一年来,华为车BU继续对核心部件进行了深耕细作。虽然不造整车,但这些智能汽车核心部件经过华为工程师的“乾坤大挪移”,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大改造”。本质上,这是又一次“重新发明汽车”。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坦言,许多人感觉智能汽车的变化就像智能手机变革一样简单,这是想当然。从工程制造难度上讲,手机只是消费级产品,中间还隔着工业级,比如ICT产品,而到车规级产品则要求更高,不仅要质量提升,关键是车跟生命息息相关,所有标准都提高了几个等级。“汽车跟手机完全是两个行业,我们在建供应链的时候,发现ICT最优秀的供应商转成车规供应商,都远远达不到要求,必须重新构建车BU的供应链、产业链,差别非常大,更别说消费级了。”他说:“手机两年就换了,车要开15年”。智能汽车要达到智能手机的自如体验,要做更大、更多、更复杂的工作,核心是硬件和软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维护的版本太多,软件定义汽车,OTA真不是简单说一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流程,去保证真正落地和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华为其实选择了汽车智能化技术积累和突破中“最难啃的骨头”。这必然是一场持久战。这大概是华为技术专家们的擅长。一场持久战,拼的是实力和耐心,同样更需要恰到好处的策略。显然,如果华为造整车,整个汽车行业都是“敌人”;而选择造部件,帮助车企造好车、好造车,则到处都是华为的“朋友”。在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生死考量上,华为车BU没有机会选错题。王军认为,真正颠覆性的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可能在“~年的某一个时间”,这么长时间之内,没有任何商业变现或者是回报,谁去支撑你的投资呢?除非有花不完的钱,“光靠理想吃不了饭”。因此,华为必须精打细算。即便在当下每年拿出10亿美金,组建人的技术团队ALLIN汽车智能化,而且暂时不列营收目标,但中长期的投资回报比总要“拎得清”。在ICT这个全球科技引擎行业,华为用了三十年攻上了“山巅”。在智能化未来的加持下,他们正在重构整个ICT产业的边界和生态。对于汽车这个人类工业化以来最大宗的个人消费品而言,智能变革会带来多大的机遇,又会有多大的坑呢?拥有华为HI车标的智能电动车,会越来越多陆续上路。人们对华为HuaweiInside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qif.com/bqqymb/13995.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北汽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