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点评)富士康在精益管理和信息化方面走在中国制造的最前面,虽然其计划管控模式、物流节奏、供应商关系、对员工恰当的管理几个层面,与日本领先制造企业还有不小差距,但在上述方面仍比其他中国企业先进很多。其在产品品质、制造工艺方面已达到世界一流。(我团队有几位来自富士康的,也有来自丰田的高管,对双方很多细节做过比较分析)
富士康在美国建厂越来越不像是开玩笑。12月7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发布公告,正在评估美国地区潜在的投资机会,借此扩增当地营运业务。
消息是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先捅出来的。他老兄跟美国当选总统川普先生聊嗨的时候出示了一份联合投资“承诺书”:软银和鸿海承诺在未来4年在美国本土投资亿美元,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鸿海集团投资70亿美元。
孙正义的投名状,把郭台铭给卖了
川普乐了,马上发了一条twitter:
日本的老孙要砸亿美元(台湾老郭还不确定所以先不发:)
一年前,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就透露:已有一批约30人的团队在美国考察,准备布局与集团领域有关的人工智能技术。
富士康有一百多万员工。很难用一句话形容这家企业。
很多朋友对富士康的认知还是低端的血汗工厂,他们觉得富士康这样的“低端企业”赶紧离开中国,然后中国经济就能更快地“腾笼换鸟”、华丽升级。
然而他们不知道,富士康中国改开以来工业化最扎实的成果。
如果富士康不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完成升级,一定会在中国之外完成。
在全民炒泡沫讲故事的环境里,中国实体产业真正有机会升级的,是富士康这样有积累、有资源、有生态连接能力的“传统企业”,不是那些追逐风口的“新兴产业”。
营收近万亿,是“华为+BAT”总和的两倍鸿海集团台北总部,就是这个普通工业区里的五层楼
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总收入约4.5万亿新台币,按当前汇率≈亿人民币。
年:华为亿,腾讯亿,阿里亿,百度.5亿。四家中国顶级IT企业的营收总和是:亿元。
鸿海的营业额是这四家企业营收总额的两倍。
尽管鸿海的利润率偏低,但稳定性却强于它的上游。不管哪家企业的消费电子终端做得好,都要跟鸿海做生产端的生意。
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曾经是富士康的大客户,现在它们淡出消费市场,富士康更强大,甚至回过头把诺基亚功能机给收了。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百万工业王国工业流水线的鼻祖亨利·福特曾说:没有人能管理万人。
富士康在5年前员工总数超过百万人,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家百万员工的工业企业,工业流水线登峰造极的产物。
郭台铭吐槽“想到每天要管理一百万人就头痛”。但还是把管理做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牛掰状态。反应速度、效率,都不亚于小企业。连续十几年里,富士康霸占中国出口第一(占出口总额约5%),旗下企业分居粤、鲁、豫、晋等五六个大省出口第一。
全球40%的消费电子产品,富士康造。
郭台铭在一次采访中说:“去年圣诞节在美国最畅销的前十个产品,有7个是富士康做。我想大家都看到这个报道。比如你手上这个照相机,这个伸缩镜头,就没有其他公司做得出来。这个的模具是要非常精密的。(如果有谁做得到)你告诉我,我马上把那家公司买下来。”
让日本人恐慌的精密制造能力把日本巨头收了,这是以前不敢想的
日本BP社曾深度研究富士康,基调是:老家的企业别自我牛逼了,有个叫富士康的赶上来了。
一位日本本土制造业人士评价:“快速、廉价、质优,如此完美的代工企业绝无仅有。照这样下去,它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想到这一点就感到可怕”。
富士康的日本技术人员说,他之所以要进富士康,因为在这里发挥规模效益,延续他以前在日资企业不能搞的课题。“也许有人在背后指责我‘会使技术从日本流失。’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产量,是做不出我想做的产品的。这样的企业在日本有吗?我希望在鸿海精密把业务做好之后,通过推进日本企业与鸿海精密的合作,为日本产业做贡献。”
日本BP社评论:时至今日,如果还不去了解鸿海精密的实况,并研究应对之策,日本民用产品厂商恐怕将难以重现昔日的辉煌。
如今,日本电子巨头夏普终于被富士康收入囊中。随之而来的是夏普在手机、液晶、太阳能领域的大量核心专利。
智权:谷歌都要来买它的专利富士康年就在给今天布局专利
富士康的知识产权部门名称是智权管理部。旗下有多人的团队,运营富士康数万件专利。
年到年,谷歌连续向富士康购买了通信技术、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的专利。因为不买这些专利,谷歌就没法切入硬件领域。
从此有了吹牛资本?NO,早就有了。
年鸿海集团获美国专利量居全球第九,华为直到年首次进入50强榜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年度专利排行榜中,是全球前二十名中唯一上榜的华人企业。
中国大部分叱咤国内的品牌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专利授权,在国际上寸步难行,动辄被告。
所以郭台铭才会向那名记者炫耀他的“伸缩镜头”。
富士康收购夏普之后,立刻帮夏普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公司。这是富士康眼中最重要的资产。
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抢着跟它合作今天几乎所有企业跪舔阿里腾讯的时候,能让这两家抢着合作的企业,只有富士康了。
年3月,郭台铭、马化腾和郑州和谐汽车共同签署“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平台”协议。之前,富士康和腾讯已共同投资创建电动车公司FutureMobility。
年6月,阿里巴巴、富士康向软银旗下软银机器人控股公司SBRH分别注资亿日元。
年8月,阿里巴巴和富士康分别以2亿美元和5亿美元入股印度电商Snapdeal,此次投资方还包括了日本软银集团。
年10月阿里云和富士康共同发起“淘富成真”项目,开放富士康世界级的设计、研发、专利、供应链、智造等能力,阿里云的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处理能力,阿里电商天猫淘宝的平台能力,同时引入银杏谷资本、云锋基金、猪八戒网、洛可可等企业为创业者提供全链路创新创业服务。
年8月,腾讯控股和富士康牵头参与印度通讯应用商Hike的新一轮投资。
关键是大多数合作里,富士康占主导权。广大等着阿里腾讯勾搭的双创企业一脸干着急。
疯狂的布局这两年的富士康,乍一看真觉得疯了,国内国外那叫一个砸钱。
年搭建完成集团云,接下来专利云,接着工业云。
与清华大学合作,布局下一世代网络应用(工程师两千名)和纳米技术。
和中国最大电信数据公司世纪互联战略合作,郭台铭称富士康将实现MachinetoMachine(机器对机器)的制造公司和大数据公司。
联合北汽集团打造智能环保租车品牌绿狗租车(GreenGo)。
和腾讯合作与郑州和谐汽车公司搞“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平台”。之前富士康已入股和谐汽车。
1.2亿美元参股滴滴出行。
和腾讯联合投资的电动车公司FutureMobility大手笔挖角宝马研发团队,包括宝马i系列研发总工程师。
和阿里云共同发起“淘富成真”,开放富士康八大智造平台,数千名富士康工程师进驻云栖小镇。为创业者提供全链路创新创业服务。
面向中国大陆地区推出了电商平台“富连网”,专门出售自己生产的电子产品以及其他不同品牌的消费类电子产品。
设立了6家(halfadozen)金融服务公司,为全球电子产业供应链提供贷款及其他金融服务,并计划在5年内上市。
与芯片巨头ARM公司联合在深圳设立半导体开发和设计中心。
砸38亿美元收购日本电子巨头夏普,注资、整合、重组。
砸3.5亿美元从微软手中收购诺基亚功能手机业务。
投资专注眼球追踪技术的日本初创公司FOVE并将参与其VR设备的制造。
砸1.7亿美元投资欧洲领衔的IT软件和硬件整合服务商ST,接下来可能全资收购。
投资法国可穿戴设备初创公司PIQ,布局物联网传感器领域。
和腾讯联合投资印度通讯应用商Hike。
和阿里联合投资日本软银旗下机器人公司SBRH。
和阿里、软银联合投资印度电商Snapdeal。
和软银合作在美国考察投资机器人公司、布局人工智能技术。
联合日本和欧洲的自动化设备厂商,成立无人化课题组。
富士康想干什么?
这是富士康和阿里打造的硬件创客平台
富士康的英文名FOXCONN,是狐狸和连接器的拼接词。这两个词是郭台铭最喜欢的东西。
它在连接,疯狂地连接。只是这是建立在过去30年积累的洪荒之力上。
郭台铭说:“富士康一直在制造技术上创新。我们认为将来网络、设计,将来尤其再走e-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qif.com/bqqywh/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