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编辑朱研设计王汝吉
27分钟大定突破5万台,这是3月28日晚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后交出的首张答卷。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重申了小米汽车的长期目标: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车企。
3月28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发布会上介绍小米SU7汽车。新华社发
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北汽集团、长城汽车一把手均来到发布会现场。此前,在年的公司全员信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提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降价潮、油电战、出海热……新能源汽车竞争愈演愈烈。随着小米正式入局,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杀出一个春天?
“电比油低”引发蝴蝶效应
过去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逐的风暴加剧,理想暂时上岸,蔚来和小鹏继续亏损,威马半路跌倒,高合官宣停摆。
3月25日。比亚迪第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图源
比亚迪汽车龙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周一,比亚迪率先打出“王炸”牌——
从2月19日-3月1日,比亚迪用12天的时间发布了8款主力车型的“荣耀版”,在配置调整不大的情况下将终端定价下调超过3万,这对8万-20万价格区间的产品造成了无差别打击。
之后,各家车企纷纷入局“混战”至今。上汽通用五菱、长安、哪吒、零跑、小鹏等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先后官宣降价或推出限时优惠。
比亚迪的降价策略为销售的火爆赢得了先机,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年1-2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厂商零售销量排名前十中,比亚迪以绝对优势牢牢占据榜首,市场份额接近三分之一。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在未来几年的高速增长中,年是新能源车企站稳脚跟的关键年,竞争注定非常激烈。“电动车价格竞争是新技术领域市场竞争的充分体现,是消费者的福音,也是中国电动车走向世界的竞争利器。”
2月28日,观众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年日内瓦国际车展上参观智己展台。新华社记者孟鼎博摄
从“跟随者”到“领跑者”
凭借产品力和性价比,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年赢得众多海外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年中国汽车出口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获得巨大的销量提升,并获得海外市场的巨额利润,进一步增强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技术水平及产品竞争力。
在燃油车时代,德国、日本等国是全球汽车工业无可争议的重镇。依靠着全球一流的整车汽车品牌和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的零部件制造优势,汽车产业成为支撑两国发展的支柱产业。
而在新能源时代,传统燃油车大国的优势日渐消退。在汽车产业变革的“上半场”,我国因完备的汽车全产业链优势和政策端的提早布局和持续发力,在“电动化”核心的电机、电控、电池“三电”领域取得了显著优势。
3月12日,准备出口的车辆停靠在福州港江阴港区海关监管区,等待装船。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家发展和全球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测,预计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万辆,中国将贡献全球销量的60%。
如何杀出一个春天?
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动下,全球汽车业竞争版图加速调整的趋势已势不可当。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万辆、中国汽车出口量超万辆、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超35%、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8亿元……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带来的全球经济重心迁移正在发生。
年7月3日,在广东省广州市的广汽埃安第一智造中心,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万辆下线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张永伟表示,汽车行业是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行业,技术创新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要想从长远制胜,每一个企业都要有一定的技术迭代能力,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快速推出新产品,去获得市场来构筑竞争优势,这应该是根本之道。
乘联会数据显示,年1-1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已经达到55.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搭载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和L4级(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上路通行试点。
不仅是在技术创新上,加大海外出口、打造国际化品牌也应是中国新能源车企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2月7日,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了18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助力新能源汽车出海。
《意见》明确,鼓励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高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依法依规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积极与国外研究机构、产业集群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融入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网络,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设计、研发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零跑、哪吒、高合等均已提出年的海外市场布局计划,上汽、广汽、吉利、长城等传统车企集团也在推进旗下各品牌的出海进程,上汽等企业还在抓紧准备在欧洲等地区建厂。
年5月27日,在荷兰登霍伦,一名蔚来员工走出蔚来换电站。新华社记者王湘江摄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在解读《意见》时表示,近年来,世界经济低碳化转型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市场,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正在走向国际市场,出口规模逐年提升,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产业合作与出海两者相结合,中国汽车产业有望解决当前的产能、盈利等问题,并形成产业新优势。”张永伟说。
(据新华社、央视新闻、上观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