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软硬件解耦加速,域控+软件+多功能融合成为发展关键词。我们认为智能座舱或成为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最先迎来快速发展的方向之一,深层原因在于其顺应了汽车EEA从分布走向集中实现软硬解耦以加速汽车数字化的演变趋势。从座舱自身演化趋势来看,硬件层面的核心变化是中控仪表集中成“一芯多屏”,域控制器逐渐成为主流,软件层面手机端应用生态如APP应用、人机交互逐步移植到座舱内,并且融合部分ADAS功能。根据已量产上市主流车型搭载情况,我们推算年国内智能座舱渗透率约4%-5%。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主机厂布局、消费者需求等多个维度,我们认为智能座舱的爆发拐点已至。
格局:产业链解构与重塑,新老势力群雄逐鹿。软硬件解耦趋势下,传统垂直供应格局被打破,逐渐演化为以主机厂为中心的“圆桌模式”。
1.硬件层面:多个低算力MCU芯片被高算力SoC芯片替代,高通等消费级芯片厂优势突显;座舱域控制器作为智能座舱核心部件,其增长确定性高,国内供应商如德赛西威已初露头角;新增硬件如HUD、流媒体后视镜、通信模块等相关国内供应商遇发展良机。
2.软件层面:操作系统定制化、应用程序SDK用户黏性强,相关数据商业价值潜力巨大,或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主机厂及互联网科技公司积极卡位;底层OS及Hypervisor格局相对稳定,寡头垄断趋势明显。
探讨:智能化趋势下主机厂角色的再定义。主机厂只有深度把握用户需求和架构能力,才能协调各参与主体有序进行个性化、订制化开发,提高产品创新力及用户粘性。在“软件定义汽车”全新的能力要求下,车企积极谋求转型破局:既有在现存组织架构下成立软件团队的建设模式,也有大胆探索完全独立的组织架构,以全新的独立软件子公司形态进行运维的方式。
机遇:智能座舱产业链投资如何选择赛道?两条核心主线:
1.推荐软件能力较强的主机厂,场景定义能力与软件开发迭代能力同等重要,主机厂掌握重要的数据入口,在未来或将发挥巨大的商业价值。
2.供应商推荐处于高成长确定性赛道且有竞争力的公司,建议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qif.com/bqqyls/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