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从山东滨州发货的一批活塞抵达广西玉林。不到2个小时,这批来自海纳川所属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简称:渤海活塞)的零部件装配在广西玉柴的发动机上,并连夜发往湖北,用于一线防疫用车、医院建设用发电机组生产。
为生产线消毒
开工前测体温
岗前培训
此次疫情中,渤海活塞作为亚洲最大的内燃机活塞生产制造企业,迅速复工复产、打通物流渠道,确保了战“疫”专用发动机、发电机所需活塞的交付。
发动机是动力机械的“心脏”,而活塞则是“心脏”的中枢,在高温爆燃、高压冲击、高速运动的最严苛环境下,传递着澎湃的动能——这,仿佛就是疫情肆虐下渤海活塞人逆境坚守的真实写照。
未雨绸缪
春节前夕,全国各地防疫措施趋严。如何保障广西玉柴等重点客户节后复工的零部件需求?
为此,渤海活塞销售公司启动应急预案,与广西玉柴采购部门密切沟通,结合防疫工作,预判对方节后装机需求。公司生产系统协调内部资源,提前生产并储备了20余吨各类型号的锻钢活塞。
但此时,与公司长期合作的物流公司发来预警——难以保证在近期和节后,将物资准时运往玉林!
峰回路转。1月20日,渤海活塞销售公司驻广西玉柴业务经理发来信息:当天有一辆广西玉柴物流车在山东某地运送货物,而这也是对方节前发出的最后一车货。
“能否让送货后的物流车转道滨州,先把储备活塞装运上车?”销售公司商用车部部长陈志强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对方的响应。
?当晚11点,广西玉柴物流车前往渤海活塞,完成活塞装运;
?1月23日,车辆顺利抵达玉林;
?2月13日,广西玉柴发动机生产线复工,这批活塞第一时间出现在关键装配工序上。
随着节后疫情发展,医院用发电机组的需求不断增加,面对广西玉柴对专用活塞的紧急订单,渤海活塞连续3次采取空运方式,将数千只活塞运往玉林。
复产保供
目前,渤海活塞生产的锻钢、发电机组专用活塞,均在机加工四厂完成。月产8万余只活塞,使其成为国内锻钢活塞行业的佼佼者。1月26日正月初二,机加工四厂便开启了24小时的“三班倒”满负荷生产,保证防疫物资所需活塞的供应。
此时,工厂不少一线员工所居住的村镇,都实施了防控疫情的封闭式管理。为保证生产,员工们选择了与家人“隔离”,返厂常住宿舍。“国家有需要,我们必须顶得上!”
赵子宇指导员工对自动化设备工艺编程
大家复工复产的决心和行动,感动着工厂厂长赵子宇。他严格督查,每天数次为车间全面消毒,保障大家的健康和安全;他带领部分骨干员工紧盯质量控制环节,严把产品质量关。
“工厂三条生产线的自动化率已经接近50%,特别是关键的焊接工序,已经%自动化。”说到这儿,赵子宇的语气里透着自豪。确实如此,渤海活塞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是产量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复产以来,截至2月19日,工厂已生产锻钢活塞超过6万只,通过各种物流渠道,源源不断送往下游生产企业。
文字:李琦
编辑:吴军
摄影:李琦
排版:付怡宁
审核:蒋唯吴军刘思藤
关心车消费|关心车生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qif.com/bqqyls/11409.html